才藝獎-第12屆電子專刊
藝術之中,生命在場
本次競賽,繪畫與工藝兩組作品共計兩百多件參賽。繪畫組接近兩百件,工藝組有三十九件。雖然工藝組件數較少,但其媒材與技法運用更顯繁複,表現得相當完整而細膩。每一件參賽作品皆蘊含身障創作者的心血與情感,令人動容,也使得評審委員在初選與決選的過程中,頗感難以取捨、評選不易。
整體評選分為兩階段,初賽需從海量作品中選出繪畫組十五件與工藝組十件進入決賽。在決賽階段,參賽者於現場說明自身背景、構思發想與創作過程,使作品與其生命經驗之間的緊密關聯更顯明確,也引人深刻體會藝術與人生的連結。
此次參賽作品展現出兩項鮮明特質:其一是多數作品皆呼應創作者個人的生命歷程,無論是童年記憶、家庭關係、或是生命中的低谷與轉折,都在創作中有所表述,情感層次豐富;其二則是有些創作者跳脫現實框架,構築出屬於自己的另類理想世界,不論是奇幻動物、超現實場景或象徵性的造型語彙,皆饒富創意與想像。
參賽者克服障礙、跨越自身侷限的創作表現,展現堅韌精神也讓人感受到生命的厚度與力量。並且,在這些作品之中,我們不僅看見表現技法與視覺美感的追求,更看見藝術作為療癒與轉化之道的可能性——它能將內在情感與生命經驗轉化為語言,成為建構自我認同、與他人溝通、撫慰心靈的途徑。
此才藝競賽不僅為身障者提供展現才華的平台,彰顯他們的能量與潛力,更傳遞多元共融的價值,召喚更多的理解、尊重與支持。我們深感榮幸能參與這場充滿意義的評選,見證藝術所能承載的情感與力量。
謝謝所有參賽者用作品訴說生命,讓觀眾在欣賞的過程中,也感受到溫度、共鳴與希望。

溫暖持續的力量
身為評審的我們,就必須以自身的專業與經驗來評量,但首先要考慮的這是身心障礙才藝比賽,參賽者都有不同程度的身心障礙,有的是肢體,有的是視覺感官,或是各種原因,而我們既然是以才藝能力來作為標準時,就要一視同仁地將他們的才藝成果,置於藝術標準中來評比,否則就會失去比賽的意義。
初選時由於組別相當多,也發現有些參賽者,會用輕忽的態度來看待,可能隨便錄一錄就交差,因為大家都是交影音檔給主辦單位,但有的人連一首曲子都沒有彈完就嘎然中止,這種就難以入選,所以我在初選時反而有著較為嚴格的標準,而進入決選時,我們就能更聚焦、讓他們盡情發揮,因為入選至決賽者,都有較佳的基礎能力,而主辦單位對於大家的演奏,如古典吉他、豎琴、鋼琴、小提琴,甚至於中國笛等樂器,皆廣為開放來徵選。
要在不同的器樂中做評比,還是得依據藝術的品質與水平作為主要標準,我覺得每位參賽者都盡心盡力發揮渾身解數,將自己平時所練習的成果呈現出來,那我們就以他們表現出來的才能技術、音樂性、藝術性等特質來做評比,再來就是每個人的身心障礙狀況不一,我們很難用哪一種特定的標準來看待,比方說有一位選手他斷了一隻手,那他彈鋼琴的困難度,與雙手健全的人相比,一定會困難很多,但我們卻不能以同情心態來評分,否則難以評比下去。(雖然很想鼓勵、肯定他們的努力,看到每個人克服己身的巨大困難,堅持在音樂的道路上,每每讓我非常感動!)
我也非常肯定企業的社會責任,「北富銀基金會」長期以來無私地資助與鼓勵,讓此活動持續地每年進行不間斷,令我由衷地敬佩,也希望此類活動,能藉由更多的企業來共襄盛舉,讓弱勢團體能感覺到來自社會的溫暖,因為他們的表現是令人非常激賞的,正如我之前所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缺乏與困難,但面對不同程度的狀況與挑戰,在他們熱愛的藝術中盡情揮灑,對他們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正如莎士比亞曾說「玫瑰花很漂亮,但是玫瑰花的美是包含芬芳的香氣」。有許多藝術才能的表現,與好手好腳的我們相比,身障人士是更加地困難,但我們從他們的表現當中,能感受到他們熱愛藝術的心,沒有投注這種熱情,學習藝術這條路是難以走下去的,然而他們碰到的困難,遠遠超過我們的想像,所以如果我們能給他們一些機會、幫忙搭建舞台、給予他們肯定,我相信這些溫暖的社會正面力量,能成為天生或後天身心障礙者背後重要的支持力,當他們遭遇挫折與難關時,就可將負面情緒宣洩於到藝術中,並從中獲取重新站起來的勇氣與力量,也能感受到來自社會的溫暖與鼓勵,這就是非常有意義的事!

歌唱富邦,樂活健康
今年(2025)才藝獎歌唱組報名參賽者有53組,但程度有一點參差不齊,弱的比較弱,好的很好,最後遴選出14組進入決賽,而14組的程度水平旗鼓相當,不輸給專業演唱(奏)者,每一組都有它的特色及優點,可見競爭之劇烈。有幾組吉他自彈自唱,這是同時進行伴奏與歌唱的表演形式,其中有一組自創演唱者自己寫詞創曲,加上本身天賦的好嗓音及優異的彈奏技巧,所以表現相當突出。另外幾組眼盲的鍵盤手及歌手表現也相當優秀,雖然幾位評審切入的角度看法不太一樣,但大家都有共識,成績結果一樣,只是囿於名額受限,難免有遺珠之憾。
擔任評審長多年,每次的評審都會讓我有許多感動的地方,有多位鍵盤手因為看不到,卻可以很準確的彈奏鍵盤,或者可以很精準的彈吉他把位,說實在的,對我們一般耳聰目明的人都很難做得到,可見這些演唱(奏)的練習過程是多麼艱辛,實在令人敬佩。在此我特別要感謝「北富銀基金會」的公益與善念,能定期舉辦比賽,從事這樣有意義的活動,鼓勵身心障礙的人士,讓他們多一個舞臺。同時也會激勵一般的名眾,想想,許多視障者可以克服演奏的問題,為何我們做不到。由於「北富銀基金會」還會邀請得獎者到各地演出,推廣他們的努力與才華,我覺得這個比賽更凸顯它的意義,我們一起要跟「北富銀基金會」會說聲「讚」!至於對一些沒獲獎的參賽者,希望不要氣餒,比賽只是一個學習的過程,一次再一次的挑戰,總有被肯定的一天。
最後我要提醒一點,歌唱比賽不論演唱古典或流行歌曲,都離不開最基本的腹式呼吸法、發聲法、聲音的高位置及咬吐字等歌唱技巧,除賦異稟者外,再多偉大或出名的歌唱家都需要接受指導與學習的過程。

在不凡中前行:才藝舞台上的堅韌與光輝
本屆才藝競賽對我們評審團而言,是一次深刻且感動的歷程。參賽的每一支隊伍帶來的作品,不僅展現了才藝本身的光彩,更傳達出背後不凡的故事與情感。無論參賽者所面對的障礙類型為何,我們在觀賞每一部作品的當下,都全心投入,專注聆聽與理解。
在初賽階段,參賽組別遠超決賽名額的數倍,最終只能挑選十組進入決賽。這樣的取捨讓人倍感艱難,但也讓我們深切感受到每位參賽者在身心障礙條件下所展現出的努力與韌性。尤其是成員數較多的團隊,要訓練出一致性的舞台呈現,背後所需要的耐性、默契與專業指導,是令人敬佩的。
我們特別要提及的是那些在舞台幕後默默支持的師長與家長們。他們以無私的愛與持續的陪伴,成就了孩子們在舞台上的每一個動作與表情。指導老師們因材施教,細心編排動作,家長們日日夜夜守護陪伴,凝聚成孩子們舞台上發光發熱的力量。
每一次翅膀的振動、每一個步伐的前進,都讓我們感受到參賽者的全力以赴。現場評選時,我們不只被作品感動,更被台下那些目光如炬的師長與家長深深觸動,那是一種無法用語言形容的情感震撼。特別是在某些組別中,成員間障礙類型各異,卻能經師長的引導,共同完成一場精采的演出,這不只是才藝的展現,更是自信的培養與生命力的回應。
我們衷心感謝「北富銀基金會」創辦如此有意義的平台,讓這些孩子得以擁有專屬於他們的舞台,讓家長與師長們看見孩子在藝術中的光芒,也讓我們評審得以見證努力、愛與勇氣交織的動人時刻。向所有參賽者致上最高的敬意,你們不只展現了才藝,更用生命表演出最動人的風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