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藝獎-第12屆得主
個人簡介
我是林庭玉,出生於宜蘭羅東,自幼因發高燒生病導致中重度聽力障礙。這樣的身體狀況,讓我從小便透過不同於常人的方式感知世界,也逐漸培養出我對環境與情感細節的敏銳觀察力。長時間處於有聲與無聲轉換狀態,使我特別關注「孤獨」與「張力」這類微妙的情緒經驗,並以藝術作為表達與溝通的語言。我主要以版畫、攝影、油畫與複合媒材為創作形式,探索情感與空間、虛實與現實之間的關係,並嘗試將個人獨特的感官經驗轉化為視覺語言。
學習歷程
我從小在宜蘭長大,國小五年級時插班進入美術班,國中也繼續就讀美術班,從那時起,便一路在藝術環境中學習與成長。由於聽力障礙,我特別依賴視覺去理解與感知世界,這也讓我對環境細節與畫面構成特別敏感。高中就讀多媒體設計相關科系時,我開始接觸數位影像與平面設計,奠定了我在構圖、空間與敘事上的基礎。進入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美術系後,我逐步將創作重心轉向繪畫與版畫,並嘗試結合攝影與複合媒材,發展具情感層次與視覺節奏的創作語言。我的作品多關注情感、孤獨與空間之間的關係,並以虛實交錯的手法表現內在感知。透過不斷實驗與探索,我也逐漸建立出自己的創作方向與觀點。
作品理念
「隙」以仿美柔汀版畫技法創作,描繪我對聲音孤獨與情感張力的細膩感受。畫面中央的黑點為核心,細密線條如樹枝、裂縫般向外延展,象徵情緒的擴散與內在掙扎。我從小因聽力受損,長期處於有聲與無聲之間的游離狀態,對聲音中的孤獨感特別敏銳。這件作品是我將聽覺感受轉化為視覺語言的嘗試,藉由線條的交錯與張力的構成,讓無聲世界裡潛藏的情緒與震盪被看見,呈現出寂靜中蘊含的生命力。
得獎原因
梅花獎作品《隙》是一件大尺幅的仿美柔汀版畫,單一黑色油墨的灰階層次分明而整體凝鬱,版印技法純熟優異。
作者身為聽損人士,透過藝術創作傳遞與聲音知覺相關的隔絕與孤獨感受。本作品乍看抽象,然而又表達了某種聲源擴散紛雜的想像意象,充滿躁動與迸射能量。由畫面中心彷彿炸裂散射而出的賁張線條,視覺形式上具有強烈的繪畫表現力與空間張力,同時也隱喻了作者內心世界激盪流竄的各種情緒雜訊,值得讚許。
得獎感言
非常感謝「北富銀基金會」提供這麼棒的平台,讓我有機會透過作品表達自己,也證明自己的創作能力。這次能在眾多優秀的參賽者之中獲得評審的肯定,對我來說是很大的鼓勵,也是創作路上的一份肯定。我會把這份榮譽化為前進的動力,繼續努力創作,把自己的經驗與感受轉化成更多作品,與大家分享~謝謝大家。
推手感言 - 陳曼瑩
庭玉自小熱愛繪畫,小學進入美術班後接觸版畫,從此深深著迷,持續創作至今努力不懈。高中、大學期間,他的創作形式日益多元,涉獵油畫、攝影等領域,展現豐富的藝術表現力。身為家長,我始終全力支持庭玉的藝術學習,並鼓勵他積極參與各類創作比賽,累積經驗、拓展視野。感謝「北富銀基金會」 提供這樣的平台,讓身心障礙者有機會展現天賦與努力的成果。庭玉,加油!持續追夢,讓藝術成為你生命中最閃耀的光芒。